「我真的很想找回小時候吃到的米香,重拾傳統、選擇日曬、找到農田的生機,初心就是如此單純而已。」黃年炎如此說著。
《釋迦爺爺》品牌起源於父親黃振襲先生在自家土種釋迦園裡發現大目種釋迦,粒粒甜美又飽滿,賣相十分討喜,種苗也受到其他農友青睞,大目釋迦就從台東農民之間流傳開來,並於2008年正式命名為台東二號(大目釋迦),成為台東知名物產之一。
多年來,《釋迦爺爺》都以種植釋迦為主。但2016年尼伯特颱風造成的損失慘重,年炎回想起這塊位於台東市周邊的水田,原曾是祖先種米的所在,也因其砂質河川地質與池上地質類似,特別適合種米,便決心把兒時記憶裡的香米滋味找回來。
回歸傳統,重拾兒時記憶
從釋迦園轉回種稻,其實一開始家人都不看好。釋迦屬於經濟作物,相較於稻米而言,產值高了許多。又因面積不大,產量不多,所以太太育仙常笑說夫妻倆就是秉持傻人天真的個性,只想用最笨的方式,單純種米。
「面積這麼小,幹嘛灑藥?藥還比較貴呢,就放任天養就好啊!」一年兩期的稻作,基本農事作業僅是灌水跟補秧苗而已,育仙說一開始金寶螺會吃秧苗,夫妻倆就不斷補秧,直到稻梗大到金寶螺咬不下去後,稻穀自然就會長大了。
本著自己要吃的動機,夫妻倆自種自碾,不想因找人代工而混入別人的米。是對自家米的品質保證。又為了心心念念的日曬米香,每次收成都堅持人工曬穀,鋪散在屋前的景象,常吸引鄰居們的佇足感嘆,老一輩的農人會特地騎著摩托車來看,只因這般情懷是過往農家難捨的土地連結。
日曬米的香氣和堅持
田裡的米主要以139號和147號兩個品種輪作,自然天養的米,吃起來真的比較Q也比較香,有多少收多少,不過於強求所以才如此限量。
日曬米的作業通常是中午11點到下午1、2點之間,溫度最高的時候,依序一層層翻整,確保每一粒米都能曬到足夠的陽光,再使用專用溼度計將濕度控制在13到14度左右,以確日曬米的香氣、甜味與保存效力。
「因為天養,所以種稻的過程其實並不辛苦。真正辛苦的是後期日曬加工,但我們堅持這樣的傳統。」年炎說。因自己開始做,日曬米的香氣才能重回到自家的飯桌上,雖然辛苦,「不可能放棄啦!」年炎這樣期許著。
相關資訊
釋迦爺爺的日曬米
地址:太原路一段482號
電話:0928-699686
線上購買:https://www.shoptaitung.com/sweetpapa1
更多台東果樹產銷班第40班:https://www.shoptaitung.com/TaitungAPMG40
尚未有留言